养老金并轨改革最新消息: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保卡 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决定》明确,建立健全确保养老金发放的筹资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各级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应切实加强基金征缴,做到应收尽收。各级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决定》提出,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普遍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加强街道、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加快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养老金并轨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目前审议的养老金并轨方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长远来看,养老金保险改革方案还应把农民也包括进来,实现全国统一的最基本的国家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已经拟定,。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当前,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双轨”运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养老保险,但退休后的养老金标准却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提到西部某省2014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费水平为月人均3227元,而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则为月人均2065元,前者是后者的1.56倍。这样的比例在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是存在的。因此,目前审议的养老金并轨方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然而,对于养老金并轨方案的理解存在几个误区。
养老金并轨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并轨方案仅仅只是养老金并轨过程的第一步,它离实现养老金并轨还有一段距离。
首先,养老金的取得是养老金领取者一生工作,缴纳养老保险的结果。过去中国没有养老金保险制度,但不等于目前的养老金领取者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当前的养老金保险制度改革得有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区分。老人和中人都有个社保视同缴纳的阶段,必须继续认可这一缴费工龄。因此,已经领取养老金的和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和中人,不可能立即并轨。
再者,从养老金替代率来看,也不可能立即或在短期内并轨。退休公务员的养老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成,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却只有在职工资的约四成。二者差别过大,可是在没有其他商业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大幅下降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肯定不是好办法,同样短时间内立即提高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也不现实。逐步缩小二者差距才是现实的办法。但是,下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和上浮企业养老金替代率大约需要8-10年,届时二者大概仍有10%- 20%的差距。
第三,并轨之后还有个“找钱”的问题。养老保险目前还存在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大头。并轨之后,财政还得为这一部分增加支出。
综上所述,养老金并轨方案真正的实现并轨,还需几年。那么在多年之后,这个现在看起来还算公平的养老金并轨方案,是否还会显得公平呢?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之后,但其与农民的养老金是否并轨、是否公平,问题又会接踵而至。
长远来看,养老金保险改革方案也应把农民包括进来,实现全国统一的最基本的国家养老金制度。其实,养老金替代率不妨低一点,以满足养老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为标准。在此养老保障基础上,不管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或者农民,一律实行商业养老金保险作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