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可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两类符号:一类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类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肖生象形的符号。前者有序地演变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划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象。
到龙山文化后期,父系社会基本确立,该时期出现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组的刻符。这些刻符,有与大汶口陶器图象相同或相象者,也有与西安等地的刻符相类者。这些刻符可能是当时的雏形前汉字系统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处于中国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那么,问题是:汉字为什么出现得这么晚?根据考古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语言诞生的时间,距今约几十万年,而真正的汉字系统却是直到距今约5000年的时候才形成的。
汉字的笑话浏览
书法艺术
打扮时髦的一对男女青年手挽手,走进一家报刊门市部。 男青年指着一本《大众花卉》对营业员说:“买一本《大众花开》。”营业员冲他一笑,递给了他。身旁的女青年摘下蛤蟆镜,拿过来一看刊名便 问;“这个开字怎么上面多了竖?” 男青年答:“这是书法艺术?” “哦。”女青年点点头。
别字
一家商店的售货员在黑板上写了“现在另售”四个字。
旁边一顾客说:“同志,零售的‘零’,你写的是别字。”
售货员瞪了顾客一眼说:“得了吧,‘别’字还有个立刀旁儿呢!”
何必在乎
胡主任总是写错字,念错音,笑话百出,却从不虚心学习。
一次,单位开表彰大会,他把冯建国读成马建国,引起哄堂大笑,他
估计又是念错了什么。
秘书提醒道:“还有两点呢!”
胡主任想纠正一下,又怕失面手,便板起面孔说:“大家不要笑了,少两点也没什么关系嘛!都是革命同志,何必在乎这一点两点的?”
彼此
周先生接过陈先生递过来的名片,看了一下说:“东先生,久仰,久
仰。” 陈先生接过周先生的名片说:“你是吉先生?” 周先生听了不高兴:“我姓周,怎么扒了我的皮,我哪里得罪你了。” 陈先生说:“我姓陈,兴你割我耳朵,就不兴我扒你的皮?”
打赌
看台上,两个素不相识的球迷争了起来。 “甲队准赢。说错了,就我姓倒写! “甲队准输。否则,把我的姓横写!” “你贵姓?” “姓田,你呢?” “姓王”
唇枪舌剑
姚某与李某在茶亭相遇,交谈颇融洽。李问姚曰:“请教贵姓?”
姚曰:“姓姚。”
李曰:“可是不祥之兆字,旁边是一男盗女猖的女字?”
姚听其语,亦转问之,答以姓李。
姚应声曰:“可是棺木之木字头,下头绝子绝孙之子字耶?”
官话
南人说官话,往往勉强,俗语所谓蓝青官话即是。
民国时有某甲,非常羡慕做官,就终日里摆官架,装官样,走官步,
说官话。 一天早餐时候对家人道:“你到我的稀饭箱子里去取我的绿脑袋来。” 家人不懂,瞪眼下视。 某甲大怒,喝道:“王八蛋!不能办事的东西!你不晓官话粥叫稀饭, 竹与粥同音,竹箱子不是稀饭箱子吗?官话头喊脑袋,头与豆同音,我那 箱中有绿豆一包,岂不是绿脑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