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成风,职业资格考试“疾”在何处?
近日结束的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一组数据令人瞠目:四川省54394名考生,;陕西省超过2.5万人参考,7个考点共查出2440人作弊;云南省24523名考生中查出作弊人员1027人,抓获4个助考团伙和8个违法嫌疑人……
此前,在9月份的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中,四川省约8万人参考,66个考点共“逮出”213名作弊者。职业资格考试作弊,是个案还是“通病”?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作弊已成“通病”
事实上,职业资格考试作弊并不仅限于上述两种考试。
记者以“资格考试作弊”为主题词在网上搜索,会计、银行、医师、教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作弊甚至成为默认词条,相关新闻更不胜枚举。“虽然监考力度逐年加大,仍然难防作弊者。”四川省人事考试中心一位负责人感慨,近年来,作弊手段越来越高科技,特别是一些含金量高的资格考试,作弊情况更为严重。
据悉,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两方面。从业资格可通过学历认定或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则是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工作实行的准入控制,只能通过国家定期举行的统一考试取得。在通过两项认定后,由国家授予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求职、就业凭证和从事特定专业的法定注册凭证。
企业需要执业资格证取得经营许可,持证人必须执业才能维持资格证有效性。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种“人证分离”的“挂靠”现象在各行业中也很常见。
以建筑行业为例,业内人士透露,公司需要一级建筑师证作为工程承包资质,如果持证者采用挂靠形式,什么也不做便能取得“租金”数万元。类似的“挂靠”现象在会计、银行、医药等行业都存在。
资格认证趋利化
2013年6月1日开始执行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药品企业负责人、批发企业质量负责人必须是执业药师,新开办药店负责人必须是执业药师。对于已经营业的药店有3年过渡期,至2015年底仍未注册配备执业药师,药店将被取消售药资格。
,我国现有零售药店近46万家、医保定点药店15万余家,注册执业药师仅7万余人, “一店一师”的配备率只有10%。2015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将按新版大纲执行,四川省某工人疗养院主治医师黄广慧认为,大量考生将今年视为通过的最后机会,因此会出现这样惊人的群体作弊事件。
由于“供需不平衡”,有证与无证待遇呈现巨大差别。以药品零售业为例,一般销售员每月工资为3000元左右,而一名最普通的执业药师月薪也有近7000元;建筑等行业,一位从事工程建筑行业的人士称,如果拥有国家一级建筑师证,每年工资收入可增加十几万元……
执业资格作为行业准入的前提,牵扯到个人谋职晋升,甚至是企业的发展,其资格认证本身已日渐偏离初衷,逐渐成为利益链中的一环。随着资格认证的趋利化形势愈演愈烈,各种资格考试纷至沓来,因证书“泛滥”而导致的职业资格门槛无端抬高,更令许多从业者直呼“无法承受”。
职业资格的考察应更全面、科学
针对职业资格考试中的问题,许多人认为,职业资格的考察应更为全面、科学。
四川一家建筑公司人力资源部罗姓负责人说,,违反者考试成绩作废,且2年不得再参加考试,但这种处罚力度明显轻了,应加大处罚力度。
也有专家认为,职业资格的考察不能简单的“一考定全局”,通过考试仅能说明持证者对相关行业有基本的知识储备,并不表示具有执业的能力。比如建筑企业选拔项目经理,持有国家一级建造师证仅是参选条件之一,工作经验、职业道德、个人品格等都是与执业资格证同等重要的考察要素。“目前执业药师考试全为客观选择题,这种考试形式是否合理仍值得探讨,毕竟药师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业内人士称。
西南政法大学学者李韧则表示,改变资格认证的趋利化,关键是要强化对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以及持证者行为的管理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