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法规 > [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材料]福建省:立足服务注重质量 打造统一高效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

[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材料]福建省:立足服务注重质量 打造统一高效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

时间:2023-05-18 23:00:13

近年来,福建省坚持立足服务,科学规划,注重质量,加快建设,基本建成“地域全覆盖、功能全覆盖、对象全覆盖、经办全覆盖”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体系,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

一、注重建设质量,强化信息系统的统一性

一是统一规划。由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系统可行性研究小组,深入基层调研,吸纳各地需求,编制《福建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可行研究方案》,通过“数字福建”立项,明确了整个系统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框架、系统功能等。二是统一建设。依托“金保专网”,采用“大集中”的建设模式,由省级出设备、搭网络、开发软件,确保整个应用系统的架构符合各地就业服务工作的战略需要。实现了省、市、县、乡镇四级联网,并向村(社区)、企业延伸。三是统一管理。采取“共性业务省级统筹规范,区域业务设区市本地化”的模式,制定全省统一标准的服务管理流程,开发实施统一的服务管理应用软件,提高了各地就业服务管理的协同一致性。四是统一发布。我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专网服务点已经覆盖到各级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基本做到了业务经办全程信息化,实现了各类人力资源信息的“一点登录、全省查询”,各类城乡劳动者个人就近就地就可享受到一站式、均等化的信息化就业服务。

二、注重采集质量,强化信息数据的真实性

创模是什么

一是把好信息采集关。各地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开展信息采集基础性工作。采用了三结合的信息采集模式,即普遍性采集与抽样性采集相结合,由政府牵头多部门协同开展人力资源普查,职能部门抽查,实现数据批量入库;经常性采集与阶段性采集相结合,在平时采集的同时,依时令节气和专项行动的开展,组织走访调查、集中采集信息,实现服务对象的数据入库;分类性采集与重点性采集相结合,对各类就业群体尤其是特定困难群体长期开展电话寻访、预约上门、就业援助等服务,实现重点人员数据入库,同时,对有用工需求的各类生产企业特别是诚信用工企业,实施空岗信息网站上报、入企主动采集的办法,确保企业空岗招聘信息的入库。二是把好信息筛选关。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进入系统的个人和单位信息认真进行质量筛查,对不符合系统要求的数据按“谁采集、谁完善”的原则,要求重新核实完善,有效地解决了基础数据存储零乱、数据同步困难等问题,确保数据的统一、完整、真实、有效、能用。三是把好信息更新关。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频率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整体质量,一方面我们以不断完善政策落实、提供动态性就业服务为抓手来更新数据;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信息系统的智能判断,掌握各地是否定期开展数据维护工作,督促基层按时动态更新信息数据。

三、注重发布质量,强化信息应用的速效性

一是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网、各种新闻媒体、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基层平台服务专栏、LED显示屏等渠道发布,还在全省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布设了600多台就业服务自助终端。二是通过社会化服务方式发布。拓展服务,加强合作,将供求信息免费推发至电信118114、联通“沃就业、沃招聘”、移动12580等求职平台等,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便捷有效低成本的声讯就业服务。三是通过远程系统发布。我省先后与云南、贵州、广东等省份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开发并依托“省际用工求职信息交流平台”,分别在云南南坝、贵州黔南州等地开辟“远程见工视频系统”,搭建了跨省区、非现场、即时的岗位招聘和求职平台。一年来,我省在云南南坝人力资源市场发布岗位信息60万多条,引进13000多名劳动者赴闽就业。

四、注重管理质量,强化信息软件的规范性

近年来,我省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就业工作的需要,开发使用一批业务系统软件,全面加强了全省公共就业服务和管理工作。一是加强了就业政策落实管理。通过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定点培训机构管理、就业专项资金审核等软件,。如依托就业专项资金审核软件,对全省各地实现了13项政策性补贴即时、非现场监督考核,有效地提高各地业务经办非现场监督的透明度、规范性,避免就业扶持政策重复享受,保证资金的运作安全和实效。二是加强了各项业务的规范管理。开发使用了职业介绍、SIYB创业培训、紧缺工种培训、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等管理软件,较好地落实了相应的补助政策。如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管理软件运行一年多来,1500家企业在本地、远程按规定要求申报了14.2万人享受培训补助。三是加强了工作服务对象的实名制管理。通过信息化服务的相应软件,建立定期的动态更新机制,做到各类劳动者、用人单位、服务机构信息实时、动态全入库。所有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人员的基本信息、历年政策享受情况、就业失业登记等信息在系统中一次性实名录入,动态管理,一目了然。

五、注重监测质量,强化信息分析的科学性

信息系统统一建设是实现数据集中的前提,数据集中后的分析决策应用是信息系统应用的终级目标。我省按照部颁标准化原则,确定决策支持系统初步框架,逐步建成较完备的失业预警机制、就业信息监测制度。以现有的综合分析统计平台,一是建立了对业务工作情况的分析制度,通过针对人力资源业务领域及各项业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各级政策执行情况、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变化、业务异常情况的监测预警;二是建立了就业信息分析制度,以就业失业登记享受政策为核心,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促进了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三是建立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制度,在对省内劳动者流动就业动态跟踪分析的同时,探索开通了对全国32个省区在闽就业人群情况的分类分析,以掌握流动态势,促进人力资源的有序合理配置;四是建立了企业用工需求分析制度,重点对福建省诚信用工企业监测情况定期进行抽样分析,研判把握全省的企业用工趋势,为制定就业政策措施提供了准确、客观的参考依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