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充电 >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

时间:2023-05-18 23:00:13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讲稿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三类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由如何看待与处理这三类人际关系,衍生出了三种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对待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师对待同事的职业道德、教师对待学生家长的职业道德。

  一、教师与同事关系中的道德要求

  〈一〉团结协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之一。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这不仅意味着人的存在需要以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为前提,而且也昭示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社会存在和社会进步的根源。消解学校孤立文化,构建教师间合作互动与团结协作的氛围,既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

  〈二〉怎样理解教师与同事的团结协作。

  美国学者哈格里夫斯从文化的角度对教师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合作文化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在这种文化下,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上的失败和不确定性不再采取防卫性态度,而是相互援助,同事共同面对和接受问题,相互进行讨论,同事间追求在教育价值上有广泛的一致性,但是对于细节上的不一致也保持宽容。”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就是一种教师之间的良性的互动的工作方式,它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平等、自愿、共同决策、分享资源为基础参与其中。

  〈三〉为什么教师与同事之间需要合作的道德素养。

  1、 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从教师的工作特点看、从新课程的实施来看、从教师的专业化来看),(合作是一种智慧的聚合,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2、 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3、 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四〉教师与同事需要怎样的合作道德素养。

  1、 相互尊重

  2、 团结协作

  3、 共同发展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中的道德要求。

  〈一〉与学生家长合作——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1、 社会发展要求教师具备与学生家长合作的道德素养。首先是信息时代改变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教师和家长不再是知识权威。其次是市场经济时代要求转变价值观念。

  2、 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具备与学生家长合作的道德素养。首先,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独生子女是中国比较特殊的一类社会群体。其次,从学校教育的的角度来看,为了应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学校需要在转变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的同时,改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合作的误区

党员的党费

  1、 利用家长;

  2、 排斥家长;

  3、 教师一言堂;

  4、 向家长推卸责任。

  〈三〉教师与学生家长合作需要怎样的道德素养。

  1、相互尊重;

  2、合作意识;

  3、紧密配合。

  4、互相促进。

  如何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其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

  从古至今,国内国外,人们都把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素质的第一杆标尺。可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说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都不为过。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提升新时期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头等重要的大事。现就我个人对师德修养的理解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师德的重要性 德是做人的灵魂和根本。

  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甚至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教师只有率先垂范,注重师德修养才能以德育德,铸造学生健康人格,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贯彻以德育人的思想首先要尊重学生,用爱的力量来教育学生。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确切的说教师要爱孩子。若教师连起码的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严格地讲就不配做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学生都有其闪光之处,都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热情,有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这就要求教师以极大的热忱和父母般的胸怀关心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感浇灌学生的心田。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最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要多发现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美,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满腔热情。

  其次教师要重视人格力量的震撼力,培育高尚的职业人格。所谓人格力量,,道德情感意志作风等,即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功能。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社会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不仅要讲给学生听,而且更要做给学生看。教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育人教材。德的功能是巨大的。但这种巨大的作用又是以教师的才学为基础的,没有才学的德是苍白无力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自身的才学修养,全方位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为此,教师应该深刻认识自身职业的重要性,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改革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用精湛的学识赢得学生。

  三、在业务上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

  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走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教材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把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让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讲的过多,学生即使听的津津有味也不会全记住。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经历求知的探究和能力锻炼的过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具有良好、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直接从自身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在当今社会,作为人民教师更需要树立崇高的精神目标,拥有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这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确立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也为整个社会的精神道德起到了引导和表率的作用,同时能够真正的熏陶、影响成长中的青少年,使他们在这个转型期的复杂社会中能够保持纯洁的精神圣地,成长为真正具有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使民族和人类具有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