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从本班试卷的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这与平时的严格要求和学生良好自学习惯的养成有关,要继续发扬。对于已经学过的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基本到位。习作类型的题目,学生能按要求进行写作,有自己的思想,能将自己的水平尽量的体现出来。
从学生的试卷中也发现了不少急待改进的问题。
1、部分学生的书写较乱,字迹模糊不清,进入五年级后,我也发现有些学生的字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处于能力养成期的孩子很容易发生波动,也给我提了个醒,除了教师的以身作则,加强书写方面的要求外,我打算和学生一起练习字帖。
2、粗心大意的毛病还存在。有不少学生的出错就是因为自己的疏忽所致,本来难度不是特别大的题目,水平不错的学生,反而没能考过资质一般,但态度认真的一类学生,这就是典型的事例。对于这些学生我想就试卷问题单独给他们开会讨论这个问题,并让他们自己制定克服办法,执行起来,还是需要师生共同的持之以恒。
3、处理问题不钻研,不深入。这是个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多数学生存在这样的惰性,并非真的对于难题束手无策。平时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的进行思考,有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还要通过大量的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练习,读、说、论、写并进,还得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喜欢并善于钻研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已经把以上的问题列为重点训练项目,希望学生在能力方面能有显著的提升。
4、习作跑题现象。这次也有三个学生出现了跑题现象。有的是没有认真看题目要求,甚至题目都写错了,茫然就开始下笔,这还得归到粗心的行列中。还有的学生是内容不符合要求。这就是看到题目后,没有进行谋篇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下笔,心中没有方向,写到哪儿算哪儿。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方面的问题,我已经要求学生习作前先练习列出写作提纲,目的还是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系统性。
反思
通过一次测试,学生的表现暴露出来了教师很多教学中的薄弱点,这些也为我以后的教学实施增加了针对性,我会就以上问题调整教学侧重点,争取学生能较快的有所改进。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分析与反思
本次月考试卷就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了检测。就所担任的班成绩来看,一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好,阅读理解能力也比较强,优秀率约为20%。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基础不太好,造成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甚至根本不理解基本词汇的用法,对阅读理解能力更是没有以至于失分,下面就具体题型分析如下:
第一卷为基础知识部分,为选择题,大部分为学案的原题。全对的或只错一个空的只占少数,扣掉1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比例占总人数的40%左右,也就是有相当部分学生对学案的原题不能理解可以说不明白造成失分。应在实际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字、词、句、段等的理解,调动学生主动性,即主动查工具书和主动思考。
第二卷为阅读与理解即能力部分,由12题始,是5分古文翻译,优秀生的准确率比较高,可一部学生因不能准确直译或歪曲字义而失分,约失去1——2分,极少数失掉5分,可以看出部分学生根本不懂文意。应在教学中多给予学法指导,从关键的字、词入手,引导他们准确直译;13、14题为7分的课外古诗文阅读,是初中段学过的古诗,优秀生能够抓住句中的意象描写准确写出答案,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则不能,在教学中在答题技巧方面应加以点拨;15题是5分值的古诗默写,前3空为以学过,后2空未学,一部学生因写错字或忘记失分,应强化学生记忆、默写的训练;第四题是15分的现代文阅读,失分严重,原因是一部分学生不能读懂文章,概念不清,表达技巧更是欠缺,应在教学中给予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引领。第五题是15分值的语言运用题,大约35%为学案原题,其余部分虽不是学案原题,但也是经常练习的与高考链接的能力题,失分的原因还是学生答题技巧欠缺,不能灵活组织和运用语言,在教学中应多加注意语句的得体及语法方面的指导;第六题为作文题,占50分,本次检测失掉2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占两个班的10%左右,失分原因是写的字数不够,思路不清,前言不搭后语,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在文思上没有想法,更谈不上思想的表达了。在教学中还是应利用教材教给学生一定的表达技巧,从字、词、句等入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
总之,本次月考既检测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与语言的运用,又检验了教师教学的成绩与不足。既为学生的进步而感欣慰,又为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而苦恼,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力求真正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