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不愿接纳实习生
高校设计毕业实习环节,原本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而事实上,即使真正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也难以学到真东西。董愈是南京一家外贸公司的员工,他告诉记者,每年公司都会接收实习生,谈起实习生的工作状态,他表示很无奈:公司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实习生来了,基本上无人问津,学不到什么东西。即便如此,每年公司还是要接收一些学校的学生来实习,因为“公司也有求学校的时候”,不好拒绝学校推荐的实习生。
很多认真参加实习的学生都有“被糊弄”的感觉,孙佳宜是武汉某名校的大四学生,被学校推荐到北京的一家出版社实习,这家出版社名声大,她出发前很庆幸获得了这个机会,决心要好好学点东西,可不到一星期,她就发现实习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回事:老员工似乎对自己不闻不问,她每日工作就是从早坐到晚,上上网,两个星期下来,她已经考虑是否打道回府了。
刘老师是北京一所高校的辅导员,谈起实习鉴定造假一事也颇为无奈:他说学校对毕业实习工作也很重视,每年都划拨经费,但现在就业情况这么难,学校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实习机会,学生们却忙着考试找工作,并不接受。学校并非不知道一些学生在外面盖章糊弄,可全校几千名毕业生,不可能一个个去核实,所以只要学生盖了章就接受。他说,毕业实习糊弄过关,不能简单地怪学生,也不能简单地怪学校。但这个问题却不能忽视,这已不仅是诚信问题,而是需要在高校培养机制上有所改进。
“实习不应该与毕业挂钩。如果学校认为实习是学习的一部分,他们应该主动为我们联系实习单位,可他们一没有联系单位,二也不愿为我们实习的安全负责,既然学校也默许我们在糊弄,为何不取消毕业实习这个‘教条’的规定,或把实践教学融入到平时课程中?”一名毕业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