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收包裹、代缴水电气费、建儿童游乐区…… “即日起可由小区内银行便民店帮你代收包裹……”7月2日,家住城南的胡女士收到物业公司一条短信后疑惑不已,银行还代收包裹?实地考察后胡女士发现,这家银行便民店与传统银行大不一样,没有柜台,却有布置温馨的休闲区,还备有急救包、工具箱等。“我们是一家社区银行。”工作人员说。
随后,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我省近日才下达175个社区支行和27个小微支行发展规划,但称呼各异的准社区银行抢点大战从去年末便已开始。
本报记者 李龙俊 文/图
重便民、重特色开在社区就是“社区银行”吗?
记者发现,目前,准社区银行在省内已成遍地开花之势。民生银行在川金融便民店已经超过130家,兴业银行也开设了超过40家,光大银行则开设了12家,此外,平安银行、渤海银行均在社区有布点,成都银行等则在积极筹备开设准社区银行。
与传统银行网点比较,这些社区金融便民点有什么特色?
大小如同一间小面馆—在成都雅居乐花园楼下,一间面积30平方米左右的民生银行金融便民店7月初刚刚开业。
网点开在社区甚至居民楼下,面积较小,是这类金融便民店给人的第一印象。
走进社区银行,你可以发现更多特色。在桐梓林欧城,包商银行社区金融便利店紧靠着中信银行自助银行网点和农行桐梓林支行。与旁边的自助银行比较,金融便利店除了有自动存取款机,还有理财咨询区等,有工作人员提供理财服务。不过,与农行桐梓林支行比较,该社区金融便利店显得功能有些简单,没有银行柜台,更多业务要到支行才能办理。
自动存取款机加工作人员,是川内社区银行的标配,而贴近社区居民需求的灵活服务则是核心内容。
“我们主要是提供个人金融服务,不办理对公业务。”兴业银行翡翠城社区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能提供理财产品,为社区居民和周围的商户办各类贷款。光大银行位于建设路的一家金融便民店还能办理水电气等缴费业务。代收包裹,设置儿童游乐区等“跨界服务”则拉近了社区银行和居民关系。
金融便利店一般会营业到晚上8点,方便小区居民下班后取包裹、了解理财产品等。“如果你真有急事,打电话给我,我们多等一下都可以。”民生银行雅居乐金融便利店黄经理表示业务时间较灵活。
低成本扩张打造中国版“富国银行”?
“社区银行大家都在做,尤其中小股份制银行和本地城商行很积极。”本地一家城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银行在低成本抢市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高管人士表示,传统银行网点面积大都在400平方米以上,人员配置至少10人。购置营业场所的花费就在上千万元,加上装修、设备和日常运营,费用则更高。而在社区找一个30-50平方米的门店,设置两三台ATM机,配备两三名工作人员,总费用也就100万元-200万元,成本仅为传统银行网点的十分之一左右。
并非只是简单的抢市场,部分银行有更为清晰的战略意图。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近期表示,要开1200家社区银行,意在贴近消费者,壮大零售业务。民生银行更为激进,董事长董文标曾提出3年开1万家社区银行的目标。分析人士认为,向社区银行押重注,与民生银行打造小微金融和小区金融的战略转型是一致的。“国内银行都在学美国富国银行的社区银行模式。”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以社区银行为特色的富国银行去年成为美国最赚钱的银行。“虽然形似,但国内社区银行服务设计和营销却显得简易,没有自己的成熟模式。抢占社区是目前银行急于要做的事,但是摊子铺开后,怎么深耕、能否盈利等,可能连银行自己都没有想好。”
简单的布点,效果并不理想,记者发现部分社区银行办理业务的市民并不多。“业务少且类同,主要是推销理财产品、办银行卡等,吸引力不大。”家住静居寺的蒋青在很好奇地看过附近一家社区银行后,一直未去办什么业务。“社区银行还要更精细化。”
目前包括建行等国有大型银行尚未布局社区银行,不过每一个社区银行附近,都能发现大行的网点。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大银行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贴近社区,社区银行必须有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才能成为社区居民的金融客厅。否则,很有可能出现批量开张又批量消失的状况。
作者:李龙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