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育界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开办这类项目班,目的是为我国高中课改向纵深发展提供经验。有益于学校立足探索国际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引进国外先进课程和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具备学术潜能、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国际一流优秀高中生”;也有人认为,“名校争办国际班,挤占公办教育资源,学校把相对好的师资放在国际班,会影响其他班的师资合理配置”。
我无意评判是与非,只想奉劝家长慧眼看表象,对此要冷思考。
一思联办学校资质是否可靠?凭心而论,作为家长都热切期盼自己的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以便今后能谋一份得体的职业,更好立足社会。如有机会出国留学,到国外镀金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许多家长欣然赶潮流。但曾经有出国到南非、加拿大、新西兰等留学生受骗的惨痛教训值得反思。上的大学根本就是没有资质的培训班之类机构,无法办理正常的毕业证,甚至有的报名缴费之后学校一夜消失,白白浪费时间与金钱,给学生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二思经济是否许可?上国际班不仅在国内需要不菲的学费,而且出国之后更需要高昂的学费与生活费。家庭条件是否承担得起呢?如果靠借债支撑那就得慎重了。孩子在异国他乡,要钱可没有固定时间的,也是不能耽搁的。2011年4月1日发生在上海浦东机场留学生刺母事件,焦点就是关于学费问题。悲剧令人发指,教训令人深思。根本原因就是此学生频频向母亲要钱,每次都满足,把房子都卖了。只是最近一次母亲实在无奈没有给,而心生怨恨。
三思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应?上国际班意味孩子不久将来奔走异国他乡,远离亲人。势必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自己的孩子是否具备了独立生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有的孩子一直有父母的呵护,事事都得大人帮助,缺乏自立,这样就很难适应国外生活,甚至会生出麻烦。
总之,孩子的成长倾注父母心血,孩子的成才凝聚家长汗水。做父母的必须清楚孩子要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成才路径,国内同样能出人才,父母要正确去引导,但且不可盲目跟风,强求和勉强,否则拔苗助长,祸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