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规划 > 2017精准扶贫总结【汇总】

2017精准扶贫总结【汇总】

时间:2023-05-10 14:56:27

  大家知道应该怎样写2017精准扶贫总结了吗?针对这一问题小编整理了2017精准扶贫总结【汇总】供大家参考!

  2017精准扶贫总结【1】

  经全市启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以来,xx乡政府高度重视,xx村分管领导、挂村干部村委支书、主任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全面完成贫困村识别、贫困户识别及贫困人口信息录入工作,下面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11个村,1100户,3020人。乡、村、组三级联动,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一公告”全部录入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

  二、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精心组织。

  一是组建机构。乡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充实了以乡委书记王慧明任组长,班子成员、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办,由扶贫办主任负责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及今后的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检查、督查等工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驻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切实做好入户调查,表册填报,结对帮扶、政策解释、矛盾化解,夯实基础,助推发展等工作。二是制定方案。按照上级要求,结合xx村本地实际,广泛征求党政机关,村组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最后经乡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了《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三是精心部署。乡领导、各村委支书、主任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会议,全乡上下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责任。四是认真培训。方案印发,规模控制后,我村支书主任与各村委支书、主任、扶贫办干部及各驻村工作组组长参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培训会,、市、县对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讲解和说明,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职责,细化了程序。对“三审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对入户调查登记表的填写,特别是针对识别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登记表名词解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培训,让每一名干部把政策吃准、吃透,吃深,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广泛动员,营造氛围。

  为了扎实做好贫困户识别工作,宣传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相关政策。宣传建档立卡政策规定,把政策讲清、把程序讲透,把要求讲明,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在民主评议开始前,各村将申请表发放到每一户群众手中,重点告知申请条件和程序,通知召开群众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群众会时,我村干部反复宣讲相关政策。

  (三)试点先行,创新机制。

  按照省办确定的“农户自愿申请――村民小组民主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组审查公示――乡镇(街道)审核公示――县政府审定公告”5个步骤进行,我村干部与全乡各驻村干部、各村党组织书记和主任到现场观摩,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了识别程序和步骤。民主评议会按照“宣传政策――解释评议办法――通过评议办法――贫困申请户发言(自诉贫困原因)――群众投票――监票、计票――当场公布票数”的程序进行,最后根据群众投票结果,按得票多少的顺序,结合控制规模,确定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我村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一公告”的要求,结合规模控制全面完成了贫困村识别和贫困户识别。

  (四)严格程序、化解矛盾

  我村严格按照省、市、县、乡要求,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严格工作流程,认真完成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同时,对因个别家族势力明显或其他原因选出的不符合条件的农户,驻村工作组深入群众,进行调查核实,坚决取缔;对民主评议结果持有异议的个别群众,负责做好调查核实和解释工作;对弄虚作假、,严肃查处并全县通报。由于政策宣传到位、程序执行严格、群众工作做细,杜绝了以权谋私、优亲厚友行为的发生。整个过程中,。

  (五)抢抓时间,录入微机。

  参加完 “全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录入培训会后,我村高度重视信息录入工作,一是及时召集xx村挂村干部召开了信息录入工作培训会,并有针对性的对系统录入容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培训。二是要求“两有三强”(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干部专门从事录入工作。三是在信息录入改为网上更新后及时通知扶贫站干部蹲点县办修改更新,利用中午和晚上系统空闲时间加班录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的更新了xx村贫困户信息数据,较好的完成了我县贫困户的信息录入,确保了贫困户信息的正确率和完整率。

  三、存在的困难和下步工作打算

  我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我村现有贫困人口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交通条件恶劣,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县、乡两级财政困难,又无村级集体经济,导致部分边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是空白,从而造成了越贫穷,越落后的现状;二是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中,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太多,经常失联无法核定其务工生活情况;受农村低保的影响,;同时,由于部分贫困户因自身懒惰导致贫困,其他因病因灾致贫群众意见较大;三是受规模控制的限制,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不能实现全覆盖;同时,低保人口在个别村多于贫困人口;四是由于发改、住建、农业等干部职工较多的部门帮扶公路沿线的非贫困村,残联、妇联、科协等干部职工较少的单位帮扶两山偏远的贫困村,但贫困村的贫困户又远远多于非贫困村,导致无法达到“一帮一 ”结对帮扶的要求。

  下步,我们将在继续完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结对帮扶,制订帮扶措施,探索建立扶贫信息化系统。一是及时调整贫困村的联建部门,按照大单位大部门帮扶贫困村,小单位小部门帮扶非贫困村的方式,结合识别出的贫困户情况按照县级干部“一帮六”,科级干部“一帮五”,股级干部“一帮四”,一般干部“一帮三”的方式明确结对帮扶干部;二是严格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认真制定完善贫困村脱贫计划,结合新一轮扶贫工作规划,科学制定各贫困村的帮扶规划,特别是要做好做细做实精准扶贫试点村的发展规划。

  2017精准扶贫总结【2】

  今年下半年,市扶贫办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突出问题,认真整改落实,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问题讲评,整改落实。7月20日至21日,市扶贫办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对四县市区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督查,形成了督查通报,炼红书记、宏源副书记、陈中副市长,作了重要批示。8月10日,宏源副书记、陈中副市长主持召开了全市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会上,印发了市委督查室的督查通报和省扶贫办2015年脱贫人口复核通报,市扶贫办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讲评,没讲成绩,只讲问题,而且毫不留情地点到了县、点到了乡镇和村,四县市区产生了很大触动,作了表态发言,宏源副书记、陈中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整改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会后,市农委和四县市区均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整改措施,制定了整改方案,并汇总上报了省扶贫办和市委督查室、市绩效考核办。市、县两级按整改方案认真进行整改,一项一项抓整改,一项一项抓落实。

  二、抓力量配备,汇报沟通。针对我市扶贫机构力量不足的实际,市、县两级农业部门都调整充实了扶贫力量。市农委明确了6名班子成员、20多名干部,分成6个组抓扶贫工作。市农委吴石平主任要求,要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农委的首要任务、第一责任和中心工作,举全委之力抓好扶贫工作。吴石平主任带队,到省扶贫办,向王志群主任作了一次专题汇报沟通。随后,6个组的组长和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到省扶贫办,向对口的副主任和对口处室进行了汇报沟通。王志群主任对我们统筹全委力量抓扶贫工作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抓统筹推进,工作指导。9月7日,市扶贫办召开了14个专项扶贫工作调度会,讲解了省对市关于专项扶贫的考核办法,听取了专项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重点汇总了各专项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市领导和市人大财经委、市财政局进行了反馈。9月23日召开了全市扶贫办主任会议,认真查摆了省扶贫办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了原因,研究部署了整改落实措施,要求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实在的成效迎接国务院扶贫办10月底的督查和年底省对市、对县市区的考核。针对突出问题,市扶贫办撰写了《精准扶贫不能留“死角”》、《精准扶贫政策宣讲到户刻不容缓》、《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等三篇扶贫言论,刊登在《长沙扶贫攻坚专报》上,市委督查室转发了其中的两篇,对推动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抓政策宣讲,作风转变。今年前8个月,市、县两级扶贫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精准扶贫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上,到9月上旬基本完成。政策体系建立以后,市扶贫办狠抓了政策宣读、政策落实和转变干部作风两项工作。针对帮扶责任人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突出问题,市扶贫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帮扶标准和要求,要求各帮扶责任人每个季度必须上门一次,全年不少于4次,每月必须跟贫困户通一次电话保持联系,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做实因户施策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责任。针对精准扶贫政策宣讲不及时的突出问题,市扶贫办下发了《关于集中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讲的紧急通知》,决定从9月26日至10月14日集中开展一次精准扶贫政策宣讲工作。9月26日,市扶贫办召开了市直部门贫困户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对集中入户宣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这是一次市、县两级同心、同步开展的一次重大行动。市扶贫办印发了市精准扶贫政策口袋书13500本,每个县市区都制作印发了入户宣讲资料,分层次举办了一系列的培训会。据不完全统计,10月10日至14日,全市集中5天时间,有大约2万余名帮扶干部入户宣讲扶贫政策,共发放精准扶贫政策宣讲资料8万余份。市直部门的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亲自上门,以上率下,推进了政策宣讲和帮扶工作的落实。

  五、抓面上扶贫,压实责任。精准扶贫,是民生工程、,不是面子工程,不能只做亮点,不能留死角。针对我市70%贫困人口分布在非贫困村的实际,我们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多次强调,必须进一步强化乡镇责任,发挥乡镇在脱贫攻坚中的前沿指挥部作用。各县市区紧紧抓住乡镇这个关键层级,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了责任的落实。比如,宁乡县要求,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副书记,必须在20天内对辖区内的所有贫困户进行一次走访,并实行一天一通报;其他三县市区对乡镇开展了2次以上督查,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市扶贫办要求扶贫部门调整扶贫政策,明确市、县两级产业扶贫资金向非贫困村倾斜,改变扶贫资源过于集中于贫困村的现状,为乡镇担起责提供项目资金支持。

  六、抓督查问责,正面激励。9月18日至20日,省扶贫办抽查督查了宁乡县和长沙县,市扶贫办也按省督查内容和督查方式,派出2个组到望城区和浏阳市进行了督查。10月18日开始,市扶贫办派出4个督查验收组,既对今年的产业扶贫项目进行验收、对贫困村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进行抽查,又重点抽查了帮扶责任人开展政策宣讲和落实帮扶责任的情况。8月下旬,市扶贫办还派出1个调查组,对某个市直部门驻村帮扶不到位的情况进行了核实督导,及时反馈了情况,督促这个单位及时整改落实到位。长沙县对1个省定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和村支部书记进行了约谈,浏阳市对2个乡镇进行了问责。从10月24日起,市扶贫办将启动电话抽查,对帮扶责任人责任不落实的将问责,对一个单位有3人以上责任不落实的,将对单位和一把手提请市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问责。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注重正面宣传激励,、省、市媒体,积极提供新闻线索,加大精准扶贫对外宣传。在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的“长沙精准扶贫在行动”专题栏目中每天更新至少5条信息。每周编发1期《长沙扶贫攻坚专报》。推介宣传了2个省脱贫攻坚示范村和5名省最美扶贫人物的先进事迹,讲好长沙扶贫故事,以先进典型正面激励各级抓好扶贫工作。

  2017精准扶贫总结【3】

  一、扶贫对象情况

  20xx年度镇精准扶贫对象共涉13个村1442户4960人(20xx年6596人),其中五保户103户107人,纯低保户230户620人,扶贫、低保户246户1035人,扶贫户863户3198人。

  二、主要做法

  1、反复审核,精准识别。按照县精准扶贫工作“三严禁、十不许”要求,我镇采取包片村干部初选,驻村镇领导、村干部开会评议,后张榜公示的形式,认真对各村扶贫对象进行了精准识别。(期间共核减不符合条件对象253户1015人。)

  2、产业带动,推动脱贫。一是结合现有席草、油茶、烟叶、蔬菜等产业基础,鼓励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社,按照种养结合的方式,引导扶贫户发展农业产业(现有席草1200亩,每亩产量1500斤干草,按市价2.5元/斤计算,效益可达3750元/亩,目前发动贫困户种植约550亩)。二是结合县城近郊区位优势,引导临近洪门工业园的农户进厂,增加务工收入;同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家乐和茶馆,增加经营性收入。(目前共有各类农家乐、茶馆近60家,逢圩每家茶馆日均纯收益近500元。)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教育扶贫和移民搬迁投入。继续向上级争取教育和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成立村级教育扶助基金会,缓解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压力等困难。

  2、发动社会慈善力量结对帮扶。成立乡贤会,发动全镇乡贤捐资捐物,援助或结对帮扶扶贫户脱贫致富。

  3、继续培植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大户规模发展,成立专业农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