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热摊位前围满了大学生
5日9时举行的石家庄经济学院“2012届毕业生双向洽谈会”上,参会的440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8000多个。其中,北京的招聘企业达50家,提供岗位2046个,超过全部岗位数四分之一。
在京津用人单位摊位前,围满了大学生。“我转了十几家北京和天津的招聘企业,薪金普遍比省内高出1000多块钱。如果北京企业能解决住宿和吃饭两个开支大项,我就打算‘北漂’。”求职者小翟说。
不过,面对众多“外来户”,省会大学生已没有过去遍投简历的狂热。“省外单位我都看了,只投了一份简历。北京企业薪水高,但当地消费水平更高,我还是打算回老家工作。”在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的就业洽谈会现场,家在唐山的孟小姐说。
天津一家用人单位的负责人称,过去也参加过石家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感觉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更理智,面对高薪,盲目投简历的少了很多。”
本地冷等待多时却无人问津
“参加本次招聘会的260家用人单位中,虽然不乏知名企业,但仍以中小企业为主。”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一位负责人透露。
然而,“主力军”中小企业并不完全被学生认可,尤其是本地部分中小企业。
在记者调查的本地十几家中小企业中,招聘方均不同程度受到求职者的“冷遇”。
在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就业洽谈会现场,石市某超市的招聘负责人魏红早上8点半便摆好了摊位,这时其他用人单位还在挂展架、摆桌椅。但等了近一个小时,却无人应聘。
“我们这次招的是超市理货员、信息录入员和出纳等一线员工,可能求职的大学生认为我们提供的职位低吧。参加校园就业洽谈会,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魏红说,“有些大学生即便招了,能否上岗也是个问题。”
高校与企业出招“炒”热冷饭碗
记者采访得知,针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中小企业遭受“冷遇”状况,相关高校及用人单位各自采取了应对办法。
“我们对参会的中小企业进行了筛选,除了考察薪水,还要了解各项福利等,达到我们的要求才允许参与招聘。”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永杰说。
在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就业洽谈会上,一家连锁超市负责招聘的王保晴现身说法:“我是2006年从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毕业的,是你们的师哥。5年前,我从一线员工做起,如今成了这家连锁超市的中层主管,我做到的你们也可以。”
“中小企业用人缺口大,有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昨日(11月6日),河北博才网校园招聘负责人赵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