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证明,无论什么时候,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人民群众都是党战胜敌人克服困难,夺取一个个新胜利的法宝。人民群众也是检察工作最广泛、最直接、最敏感、最基层的信息来源,检察机关要着力做好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构建和谐的党群、检群关系,依靠群众及时发现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活动,减少事故的发生,搞好安全防范工作。
提高检察干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基础工作,群众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加强学习交流,通过打牢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不断增强表达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掌握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本领,学会与群众打交道,学会与群众交流感情。能否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决定着党的兴衰,关系到我们党和党的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进而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只有把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关系,才能无往而不胜。
检察干警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意识,才能真正做好群众工作。新形势下要深入开展群众观念再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检察干警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结合“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清风伴我行”、“治庸懒,促执行”、“解放思想,赶超跨越”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加强对检察干警的教育,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使检察人员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
紧紧围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新要求,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始终牢记“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也是百分之百伤害”的道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使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着力提高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水平,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和办案方式。对于证据存在严重缺陷或有重大疑点的案件,坚持“疑罪从无”原则。着力加强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侦查取证行为,加强刑事审判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合法权益。要始终坚守法律底线,坚决防止和纠正有选择性办案,切实解决有案不办、有案乱办的问题;对自身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立即自我纠错,切实防止执法标准不统一、同案不同判等问题发生,以执法规范化提升执法公信力。以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为着眼点增强执法公信力,组织广大检察干警尤其长期在机关坐堂办案的干警和新入门的年轻干警走出机关,学会与老百姓谈心交心,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依靠群众去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维护稳定。
现阶段,分配不公、贫富不均、就业压力、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备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决定了关注民生民利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关键和紧迫。因此,检察机关要从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工作重点放在严肃查办损害群众利益的刑事、职务犯罪案件、着力监督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依法妥善解决群众诉求。做好群众工作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特殊意义。因此,检察干警应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深入查找和剖析群众观念淡薄的各种表现,坚持纠正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敷衍塞责,对群众做工作态度生硬、缺乏耐心等问题,始终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检察工作的标准,不断在工作中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通过办案,真正了解百姓的疾苦,解决好群众诉求,主动融入社会矛盾化解大格局,更好地立足本职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的党群、检群关系。